一個女人,是如何調動8000“兵馬”的?
丈夫去世30天,她來不及整理悲傷,就被8000員工推向前臺。
那天她一身干練,對著臺下幾千人,握拳宣誓:大家愿不愿意跟隨我,把榮程做大做強?
員工們聽了很激動,也跟著她大聲喊:愿意!
這場千人誓師大會,穩住了8000子弟。
臺上的女人叫張榮華,天津女首富,也是著名的“鋼鐵女王”。
富家千金,嫁給拾荒男
張祥青肯吃苦,也上進,張榮華爸爸萌生了將他收做女婿的想法。
工作兩年后,鋼鐵廠倒閉了,很多人失業在家,張祥青卻在另謀出路。
他常聽當兵的三哥說,石家莊豆腐做得很好。于是跑到石家莊跟人學做豆腐,回到唐山支攤子,開始了他的豆腐生意。
小伙子的表現,讓張榮華爸爸堅信自己沒看錯人。
1988年,兩個孩子到了適婚年齡,他把這個窮小子介紹給自己的女兒。
在張榮華爸爸的幾番撮合下,兩個年輕人領證結了婚。
▲
年輕時的張榮華與丈夫張祥青
張榮華出嫁前,周圍人議論紛紛:嫁個窮人,你可要想好了。
她卻很篤定:我偏不怕他窮,我就要幫他過上好日子!
婚后她們的小家連一把菜刀都沒有,窮得家徒四壁。張榮華沒抱怨,只是跟著丈夫起早貪黑賣豆腐。
從此,唐山多了個“豆腐西施”,因為是自己選擇的,無論如何,她一心只想和“窮小子”共同進退。
你窮,我陪你東山再起
唐山小巷子里,豆腐攤前不再是小伙子一個人忙前忙后,他身邊多了個眉清目秀的女孩。
夫婦倆每天凌晨三四點起床做豆腐,天不亮就要出攤。
一開始,張祥青覺得妻子是千金小姐,不舍得讓她干活。
可張榮華不但不矯情,還專干粗活。為了增加收入,有閑暇她就出去做裁縫,掙些外快。
1993年,夫妻倆通過買賣廢鋼,賺到人生第一個300萬,是賣豆腐時期的300倍。
有網友計算過,那時候的300萬,相當于如今3億的購買力。
正當他們生意紅火時,國內鋼鐵行業開始進入寒冬,很多鋼廠倒閉,賣出去的貨款收不回來。
虧光1萬不叫事,那虧掉300萬呢?差不多傾家蕩產了。
但張榮華還是站出來,陪著丈夫往前走。
只是這次,他們改變了做法:別人不收廢鋼了,那我們就自建鋼鐵加工廠。
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做丈夫的后盾:做吧,大不了咱們再去賣豆腐。
夫婦倆創辦了順達冶金燒結廠,從貿易轉賣,轉向實體。
他們經歷了家徒四壁、萬元戶,虧光再開鐵廠,結婚五六年,張榮華把別人一輩子的波折都嘗了一遍。
丈夫在前方攻城拔寨,張榮華總是在身后默默支持,做丈夫最后的退路。
她或許沒想到,自己未來的財富,會以“10億”為單位增長。
你富,我助你君臨天下
為了更好地給丈夫打助攻,2003年,張榮華到北京學習MBA課程。
學成歸來后,她把收購的大大小小鋼廠盤點了一遍,并規范了鋼廠管理。
這年,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成立,后來改名“榮程祥泰集團”,取名用意很顯然,分別取自夫婦倆的名字。
集團成立第一年,公司營收就突破了100億,這些年收購鋼鐵廠的本錢幾乎都回血了。
2008年,央視汶川地震募捐晚會上,一個1米8的彪形大漢把觀眾惹哭了。
晚會現場,張祥青再次被震撼,作為唐山大地震的遺孤,他懂得廢墟里的絕望是什么滋味。
他想第二次追加,但1億不是小數目,他再次找老婆商量,張榮華當初選擇和這個窮小子在一起,就是看中他的品質,這件事她依舊無條件支持。
你走了,我來完成遺夢
如果不出意外,張榮華的后半生,也依然是丈夫的賢內助、支持者和守護神。
然而,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態。
2014年,丈夫突發心臟病,沒能救過來。這一天,張榮華的天,瞬間崩塌了。
▲
張榮華視察工廠
接管公司后,張榮華為了升級設備,擴大榮程的生意版圖,花了不少錢。加上2015年鋼鐵行情不好,貨壓著賣不出去。
一邊是榮程緊巴巴的資金鏈,一邊是一個月1億的電費,5000萬的員工工資,銀行貸款也貸不下來。
別人勸她,要不就工人工資先緩緩,過了這個坎再補發。
張榮華想都沒想,直接按時交了電費,發了工資。
她不能因為一時困境,就打破和丈夫一輩子才建立起來的規矩。
她們夫婦把榮程當成家一樣在經營,不能讓家人失去安全感。
至今,她們在公益上累計花了6.5個億,卻鮮為人知。
執掌企業6年,她做了所有能做的。對丈夫,對自己都交出了滿分答卷。
榮登首富,功成身退
2024年,張榮華以105億身價,成為天津女首富,榮程也成了天津排名第一的民營企業。
她不但沒有敗掉丈夫的江山,反而幫他擴大了版圖,把公司營收做到700多億。
50歲這年,張榮華找到了接班人。
早在2014年,丈夫去世時,遠嫁韓國的女兒張君婷就回國,成為母親的左膀右臂,一直在公司的一線鍛煉。
去年,張君婷榮升集團董事長,成為家族事業的接班人。
作為張榮華和張祥青的女兒,她身上也有父母的那種勇敢、無畏、拼勁和智慧。
這些年慢慢走進大眾視野的張榮華,衣著得體、面容溫婉,世人這才明白,為什么“鋼鐵女王”,當年要被稱贊為“豆腐西施”。
原來,無論貧富,一個人的氣質,都是無法遮蔽的。
30多年過去了,她和丈夫在唐山的老宅,也早該拆了。但張榮華一直保留著,時不時回去一趟,看看當年出嫁時的嫁衣,以及小家起步的地方。
不忘舊人,才能不忘初心。
![]() | |